党建新闻

不忘爱国奋斗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 ——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开展“科技报国”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9-07-15 14:26:03    作者: 周珺    审稿人:尹祥


在建党98周年之际,按照中央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要求,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7月12日,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组织中心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和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中国两弹城开展参观、学习、交流活动。中国两弹城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上,是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九院于1958年在北京花园路建院,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经历了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从北京迁往青海海晏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92年由梓潼整体搬迁至现绵阳市科学城。此次参观学习的梓潼两弹城,就是当时从青海搬迁至四川的院部机关。两弹城占地3000余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我国继青海211厂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在梓潼基地的23年中,先后组织完成了29次核试验的实施、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以及新一代武器研制攻关等国防科研内容。原址中保留着167栋上世纪60年代的众多纪念实物,被列入全国100大文物新发现之列。

大家先后参观了保存完整的大礼堂、国魂碑林、防空洞,邓稼先、王淦昌、张爱萍等居住和办公的院士楼、将军楼,在档案馆中聆听我国核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模型厅里沉浸式地体验了“广岛核爆”的毁灭性灾害视频复原,让大家感受到了核武器的威力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性;近距离看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A2923和第一颗氢弹H639-23的复原模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我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前苏联8年、美国6年、法国4年)就研制出了原子弹,这样的“中国速度”让大家对两弹先驱们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的精神表示由衷地敬佩。当看到两弹元勋邓稼先院士为了我国的核科技事业,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海外优越的工作生活待遇,回国来隐姓埋名投入到紧张而艰苦的科研工作中,为了深入第一线获取失败试验资料,不顾核辐射危险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当看到他已癌症晚期临终前还不忘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等场景时,大家纷纷落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是“许身国威壮河山”的气度,也是两弹元勋们科技报国的深厚情怀。

7月13日,大家又来到位于绵阳市科学城的核科学技术馆参观。这是1992年九院整体集中搬迁至绵阳的办公楼旧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惟一的核科学技术馆,到1998年10月27日才正式对外开放。当看到两弹先驱们曾经用过的泛黄的计算稿纸、简陋的计算器、用来熬制弹药的铝锅,以及那一件件被充当“防辐射服”的蓝色旧棉大衣时,大家纷纷感慨,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我国的“两弹一星”,需要多大的奉献精神啊!当看到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原景重现视频时,大家如同身临其境般的激动和自豪!大家认为,当今我国国力日益强盛,科技水平日趋增强,正是这些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先驱们用生命和毅力换来的,这种科技报国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发扬。

随后,大家继续赶往绵阳市政务云、浪潮云计算中心等进行参观学习。绵阳市云计算中心是浪潮公司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在绵阳市创办的综合性云平台,现已完成绵阳市整体政府数据的开放性运用,建成了绵阳市政府大数据运营中心和安全可靠的云平台。该中心积极推动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健康医疗大数据、质量链平台等新兴产业形成大数据等相关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西南地区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全面促进智慧绵阳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家就智慧城市建设、云计算、一站式政务服务、高性能计算平台等多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进一步了解了当今信息技术的前沿态势。

此次活动从绵阳梓潼深山中的两弹城到绵阳市区的科学城,再到承载当今高新技术的开发新区,历时两天,往返行程800多公里,让中心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深入了解了两弹先驱们为国奉献的光荣历程,体会到了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信息化支撑和服务作出新贡献。


群号:280710402 雅安校区网络维护QQ群
群号:280963971 成都校区网络维护QQ群
群号:542732554 都江堰校区网络维护QQ群
智慧川农微信服务号